十大杰出母親--徐仙琴
在第二屆中國十大杰出母親表彰報告會上,徐仙琴說,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,是孩子最需要且不可替代的愛。
她是無聲世界的天使
在義烏,時時被很多人和事感動著:情系貴州貧困學子的“老哥”、那幫自發組織“圖書漂流”的年輕人、經常出現在最需要地方的“義工之家”、被推薦參加“浙江驕傲2006年度最具影響力人物”評選活動的羅兆梅一家,還有我們剛剛報道過的見義勇為義烏三勇士……最近,義烏有一位普通的母親,讓全國人民都為之動容,她是當之無愧的今年“感動義烏”第一人。
在第二屆中國十大杰出母親表彰報告會上,徐仙琴說,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,是孩子最需要且不可替代的愛。
20多個聾啞兒女
“阿姨,早上好!”“阿姨,請坐!”昨天早上,記者走進義烏市殘聯聾兒語訓工作室,20多個孩子正在老師指導下玩擊鼓搶位子游戲。
在另一間教室里,老師胡興飛正在給五六個男孩大聲教詞語。“和這位阿姨握握手。”在老師建議下,孩子們一個個樂呵呵地伸出小手。要不是看見他們耳朵上塞著個小耳塞,很難分辨出這些活潑與正常孩子有什么區別。
“這里很多小朋友其實都還有聽力能力,所以耐心教他們,進步都比較快。”老師說。
這所聾兒語訓工作室的創辦者,正是剛剛被評為“第二屆中國十大杰出母親”的徐仙琴。
人在北京心系孩子
前些天,徐仙琴丈夫出了車禍,參加完“第二屆中國十大杰出母親”,她留在北京照顧丈夫。盡管人在北京,她仍每天打好幾個電話回來詢問孩子的情況。“天氣 冷,要給孩子們穿暖和,不要讓他們感冒了,要記得每天給他們洗腳?,F在是我最困難的時候,請你們一定要幫我渡過這個難關。”
聾語工作室的老師劉婷是最早到這家工作室參加工作的。“因為要照顧這些孩子,她幾乎沒時間照顧自己的兒子。為此,她偷偷哭過好幾回。”劉婷說,平時等這些孩子都入睡了,已經晚上10點多鐘,這時候,徐仙琴的兒子也已經入睡。
全聾兒子學會說話
徐仙琴小時候也是一個可憐的孩子。8歲那年,父親不幸去世,不久母親改嫁,剩下5歲的弟弟與爺爺相依為命。1994年,徐仙琴與義烏農村青年丁健俊相識 相戀。第二年,兩人有了一個可愛的兒子??芍钡胶⒆?歲,他還不會叫媽媽。心急如焚的徐仙琴帶孩子到杭州請專家診斷,得到的是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:孩子是 個聾兒,而且是全聾。
徐仙琴和丈夫帶著孩子四處求醫,最后聽從杭州一位聽力教授建議,為孩子買了6000多元錢的助聽器。她到北京、上海買了一些聾兒康復、聾啞兒學說話的教材和資料,一邊自學一邊教孩子。
徐仙琴獨自在外租了房子,一心一意地照顧孩子。每天只要孩子一睜開眼,徐仙琴就給他戴上助聽器,開始和孩子說話,一個字幾百遍甚至上千遍地重復,就連孩子熟睡時,徐仙琴也在他耳邊一遍一遍讀同一個音。
一個多月后,當孩子發出“媽”的聲音時,夫妻倆抱著兒子,激動得大哭了一場。
讓更多聾兒健康成長
2003年的一天,徐仙琴帶兒子去買助聽器電池時,遇到了一位與她同病相憐的父親,他的孩子也是一個聾啞兒童。想到自己當年的情形,徐仙琴讓這個孩子住在了她家,全天24小時照顧這個聾啞孩子。
之后,又有家長慕名將聾啞孩子送到徐仙琴家,請她照顧。2004年5月,義烏市殘聯、義烏市教育局批準其成立“義烏市殘聯聾兒語訓工作室”。
如今,在徐仙琴創辦的聾兒語訓工作室接受語訓的孩子從剛開始的6個增加到了現在的48個,年齡最小的只有24個月大,最大的已經9歲。很多周邊縣市的家長都慕名將聾啞孩子送到徐仙琴的培訓室。
還不到30個月大的程程是今年暑假送到聾兒語訓室的。接受了4個月訓練后,這段時間,程程已經能開口發“a”了。“程程會發音了!”徐仙琴和程程的父母一樣興奮。
徐仙琴說,她現在的目標很明確,就是讓越來越多的聾兒從語訓室走進五彩繽紛的有聲世界,走進正常孩子的群體中,和正常的孩子一起健康快樂地成長。
# 十大杰出母親--徐仙琴
{最后編輯時間:2006-12-31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