義烏人崇文尚武,歷代英才輩出。自唐至清末,有記載的進士達198人,有的還中了狀元。其中文進士184人,武進士14人。
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,通過最后一級考試者,稱為進士。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。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。此稱始見于《禮記·王制》。隋煬帝大業年間始置進士科目。唐亦設此科,凡應試者謂之舉進士,中試者皆稱進士。元、明、清時,貢士經殿試后,及第者皆賜出身,稱進士。且分為三甲:一甲3人,賜進士及第;二、三甲,分賜進士出身、同進士出身。 根據史書記載,從隋朝大業元年(605)的進士科算起到光緒三十一年(1905)正式廢除,整整綿延存在了1300周年。
義烏人崇文尚武,歷代英才輩出。自唐至清末,有記載的進士達198人,有的還中了狀元。其中文進士184人,武進士14人。輯錄如下:
一、文進士(184人) | |
唐(2人) | |
樓 穎 | 乾符三年(876)進士。 |
賈 諒 | 年無考,以詩賦登進士,官御史大夫。 |
宋(134人) | |
楊 澄 | 景祐元年(1034)進士,仕江寧司戶參軍。 |
楊 端 | 慶歷六年(1046)進士,仕淮州防御推官。 |
王 固 | 皇祐五年(1053)進士,官恩陽令,有治績。 |
吳 堯 | 元豐二年(1079)進士,仕禮部尚書兼端明殿大學士、太子太傅。賜說“穆”。 |
宗 澤 | 元祐六年(1091)進士,見《宗澤傳》。 |
王永年 | 紹圣元年(1094)進士,王固孫,知福州。封安文縣開國男。 |
楊與及 | 崇寧五年(1106)進士,言茶陵主簿。赤岸人,遷居金華縣泉里莊。 |
楊茂先 | 崇寧五年(1106)特奏進士,遂安主簿。 |
楊智及 | 崇寧五年(1106)特奏進士。 |
楊 通 | 崇寧五年(1106)進士,累官政奉大夫。 |
陳 錫 | 大觀三年(1109)進士。 |
楊信及 | 大觀三年(1109)進士,國子監助教。 |
吳 祿 | 大觀三年(1109)進士,吳堯長子,積官資政殿學士、光祿大夫。封晉國公,謚“章獻”。 |
陳 旸 | 政和二年(1112)右科進士,陳錫侄。 |
楊 淳 | 政和五年(1115)進士,累官太中大夫。 |
吳 種 | 吳堯次子,宣和三年(1121)進士,仕給事中,遷居武義。 |
楊 晏 | 宣和六年(1124)進士,江州瑞昌主簿。 |
樓圖南 | 紹興二年(1132)進士,見《樓圖南傳》。 |
楊 定 | 紹興十五年(1145)進士。楊晏弟。 |
楊永言 | 紹興十五年(1145)進士,官監州在城酒稅。 |
楊 昂 | 紹興十八年(1148)進士,楊晏弟。知分水縣,終通直郎。 |
楊 旦 | 紹興十八年(1148)特科進士,安吉主簿。 |
陳 昭 | 紹興二十一年(1151)進士,陳錫侄,復州教授。 |
王 槐 | 紹興二十一年(1151)進士,見《王槐傳》。 |
周 懋 | 紹興二十七年(1157)進士,邵武教授。 |
喻良能 | 紹興二十七年(1157)進士,見《烏傷四君子傳》。 |
喻良倚 | 紹興二十七年(1157)進士,良能兄。 |
張 宣 | 紹興二十七年(1157)進士,仕至兵部尚書。 |
楊大有 | 紹興二十八年(1158)進士,仕至吏部郎中。 |
何 恪 | 紹興三十年(1160)進士,見《烏傷四君子傳》。 |
楊克中 | 紹興三十年(1160)進士,累官通奉大夫。 |
樓世南 | 紹興三十年(1160)進士,圖南弟。 |
朱如璋 | 隆興元年(1163)進士。 |
楊起巖 | 隆興無年(1163)進士,真州教授。 |
王安詩 | 乾道元年(1165)進士,授將仕郎。 |
宗 武 | 宗澤孫,乾道二年(1166)進士。 |
陳 炳 | 乾道二年(1166)進士,見《烏傷四君子傳》。 |
劉 輝 | 乾道五年(1169)進士,南康知府。 |
劉 熹 | 乾道五年(1169)進士,授登仕郎。 |
楊 潛 | 乾道八年(1172)進士,仕直秘閣朝散大夫。 |
葉維休 | 淳熙二年(1175)進士,翰林侍讀。 |
楊大法 | 淳熙二年(1175)進士,文華閣待制、兵部郎中。 |
楊仲堪 | 淳熙二年(1175)進士,積官承務郎。 |
傅 芷 | 字升可,淳熙五年(1178)進士。六經俱通,尤精于史學,登進士第后,僅得一階而歸。有《講義》及《南園詩文雜稿》20卷。 |
鮑公琰 | 淳熙五年(1178)進士,見《鮑公琰傳》。 |
葉維芑 | 淳熙五年(1178)進士,翰林侍講。 |
吳大周 | 吳堯玄孫,淳熙八年(1181)進士,積官福建安撫使兼路軍務。 |
楊誠之 | 淳熙十一年(1184)進士,西安縣尉。 |
康仲潁 | 字蘊之,淳熙十四年(1187)進士,吏部郎中。 |
葉 蓁 | 字實之,淳熙十四年(1187)進士,太常寺主簿。 |
徐 僑 | 淳熙十四年(1187)進士,見《徐僑傳》。 |
吳大成 | 淳熙十四年(1187)進士,仕江西提舉權知撫州事。 |
喻不伐 | 紹熙元年(1190)進士。 |
朱 質 | 紹熙四年(1193)進士,廷試第二名(榜眼),見《朱質傳》。 |
黃 耕 | 紹熙四年(1193)進士,廷試第五名,官郡丞。 |
何 器 | 慶元二年(1196)進士,官廣昌丞。 |
楊 總 | 慶元二年(1196)進士,累官朝請郎。 |
喻 侃 | 慶元五年(1199)進士,見《喻侃傳》。 |
吳大年 | 嘉泰二年(1202)進士,吳堯玄孫,歷兵部左侍郎、兵部尚書。 |
劉 裕 | 嘉泰二年(1202)進士。 |
喻 熙 | 嘉泰二年(1202)右科進士。 |
喻 演 | 嘉泰二年(1202)進士。 |
駱德瑾 | 嘉泰二年(1202)進士,紹府學錄。 |
朱 勁 | 開禧元年(1205)進士,溪西人,任參議。 |
吳 歧 | 進士,吳堯五世孫,歷秘書丞。 |
楊忱中 | 字德夫,嘉定元年(1208)進士,中奉大夫,知南雄軍。 |
王 詢 | 嘉定三年(1210)進士,授東昌儒學。 |
王 組 | 嘉定五年(1212)進士,王龍澤曾祖。 |
楊 焯 | 嘉定七年(1214)進士,赤岸人,南雄知州。 |
康 植 | 嘉定七年(1214)進士,見《康植傳》。 |
楊節之 | 嘉定七年(1214)進士,仕文林郎。 |
喻國衡 | 嘉定十年(1217)進士。 |
童必大 | 嘉定十年(1217)進士,見《童必大傳》。 |
許復道 | 字從道,嘉定十年(1217)進士,淮西領所干官,致仕改通直郎。 |
許 堪 | 字長與,復道子,嘉定十年(1217)進士,累官樞密副都承旨知閣門事,某州防御使,爵東陽郡開國候。 |
陳 林 | 嘉定十三年(1220)進士,都昌縣令。 |
虞 復 | 嘉定十六年(1223)進士,見《虞復傳》。 |
朱元龍 | 嘉定十六年(1223)進士,見《朱元龍傳》。 |
龔應之 | 字處善,嘉定十六年(1223)進士,官禮部侍郎,以金華縣開國男致仕。 |
樓大年 | 字元齡,嘉定十六年(1223)進士,竹山里人,官朝奉郎。 |
方應龍 | 嘉定十六年(1223)進士,大治縣丞。 |
華 佐 | 嘉定十六年(1223)進士,積官光祿大夫。 |
毛 炳 | 字伯光,寶慶二年(1226)進士,寶謨閣學士,見《毛炳傳》。 |
周 勇 | 寶慶二年(1226)進士,撫州太守。 |
楊 點 | 紹定二年(1229)進士,臺州教授。 |
楊 貫 | 紹定二年(1229)進士,臨安教授。 |
楊 憔 | 紹定五年(1232)進士,歷灘西提點、坑野司干辦。 |
王世杰 | 字唐卿,端平二年(1235)進士,累遷秘書丞,差知安吉州。 |
楊夢高 | 改名煥官,端平二年(1235)進士,平江府僉判。 |
葉 謨 | 端平二年(1235)進士,直閣學士。 |
樓 晏 | 嘉熙二年(1238)進士,新定通守。 |
樓子固 | 嘉熙二年(1238)進士,桐廬縣尉。 |
王淵金 | 嘉熙二年(1238)進士,昭慶軍掌書記。 |
朱 杰 | 淳祐元年(1241)進士,朱元龍子,積官將作少監、金部郎官。 |
劉仕龍 | 淳祐元年(1241)進士,見《劉仕龍傳》。 |
王 邁 | 字正叔,淳祐元年(1241)進士,弋陽縣尉。 |
金昌年 | 字壽翁,淳祐七年(1247)進士,歷參知政事。 |
高夢? | 淳祐七年(1247)進士。 |
楊 炳 | 淳祐七年(1247)進士,仕淮西制置干事官。 |
吳應之 | 淳祐七年(1247)進士,吳大年侄。 |
王若訥 | 淳祐七年(1247)進士,仕至院轄。 |
商夢鶴 | 淳祐七年(1247)進士。 |
王 自 | 淳祐十年(1250)進士。 |
朱 金 | 淳祐十年(1250)進士,溪西人,太平縣今。 |
黃夢炎 | 字子晹,淳祐十年(1250)進士,官至朝散大夫。 |
朱謙亨 | 寶祐元年(1253)進士,積官臨安府司理。 |
丁 頤 | 寶祐元年(1253)進士。 |
施 郁 | 字景文,景定三年(1262)進士,官太常博士。 |
朱應象 | 景定三年(1262)進士。 |
朱津龍 | 咸淳元年(1265)進士。 |
朱夢周 | 咸淳元年(1265)右科進士,鄠都縣尉。 |
楊 疇 | 咸淳元年(1265)進士,仕文林郎。 |
施南一 | 咸淳四年(1268)進士。 |
朱夢魁 | 咸淳四年(1268)進士,建德觀察推官。 |
朱叔麒 | 咸淳四年(1268)進士,定??h令,以婺州路總管致仕,進階朝散大夫。 |
朱宗周 | 咸淳四年(1268)進士,六合縣令。 |
陶 瓊 | 咸淳四年(1268)進士,官至右仆射。 |
朱復淳 | 咸淳六年(1270)進士,崇明州判官。 |
朱文魁 | 咸淳六年(1270)進士,上虞縣令。 |
龔 愷 | 咸淳七年(1271)進士,仕監察御史,直顯謨閣。 |
楊夢牛 | 咸淳七年(1271)進士,桐廬主簿。 |
王龍澤 | 咸淳十年(1274)狀元,見《王龍澤傳》。 |
朱 炎 | 咸淳十年(1274)進士,歷慈、利州判官,皆有政聲。 |
吳 憬 | 科無考,仕兵部尚書。 |
樓斗南 | 圖南弟,少游太學,晚以特科補官,再調臺州司理,以母在辭,不赴。 |
朱宗儒 | 字師孟,宗澤甥,科無考,乾道中任吉州大守,后改潯州。 |
劉元吉 | 科無考,授宣議郎。 |
傅光龍 | 字子才,科無考,與兄子,皆太學生。景定五年(1264),詔求直言,偕同舍葉、李等上書斥賈似道之奸,李竄癢地,光龍兄弟遁跡,歸隱青巖之梅溪。 |
楊一夔 | 科無考,特奏進士,修職郎。 |
王秉文 | 王固子,科無考。 |
王秉節 | 王固子,科無考。 |
王秉操 | 王固子,科無考。 |
吳 猷 | 字獻卿,吳祿孫,科無考。 |
駱德琳 | 嘉定間進士。 |
元(1人) | |
黃 溍 | 延佑二年(1315)進士,見《黃溍傳》。 |
明(29人) | |
許性善 | 字孟道,洪武十八年(1385)進士,許堪孫,洋灘人,直隸宿松主簿。以朝參誤,除藉。 |
趙 勝 | 天順七年(1464)進士,性明惠,慷慨有大志,初授監察御史,大中丞署其考曰:“趙信(勝)文章政事,為行輩最”。至誠篤按,以疾卒河西務。 |
虞 瑤 | 天順七年(1464)進士,初任給事中,憲廟時以言昭德宮,下懿旨將置處死,同列為擊登聞鼓,獲免,中貴盧永督處州礦,課外橫征,瑤白得罷,仕終兵部侍郎。 |
吳 福 | 字吉甫,成化十一年(1475)進士,授長樂知縣。以農桑學校為務,懲夙風而民不怨,決疑獄而民稱明。八月,以疾卒于官,士民立祠塑像。 |
王 汶 | 王祎子,成化十四年(1478)進士,見《王祎傳》。 |
李 時 | 成化十七年(1481)進士,四川中式,仕終參政。 |
虞 岳 | 弘治十二年(1499)進士,虞瑤子,仕至廣東參政。 |
李 揖 | 正德六年(1511)進士,李時子,刑部員外郎,升本司郎中,歷云南守。 |
虞守隨 | 守愚堂兄,正德九年(1514)進士,見《虞守愚傳》。 |
李鶴鳴 | 正德十二年(1517)進士,住乾溪,官至大理寺右寺丞兼兵科右給事中。 |
樓 觀 | 正德十二年(1517)進士,授湖廣按察司副使。 |
虞守愚 | 嘉靖二年(1523)進士,見《虞守愚傳》。 |
王宗堅 | 字汝學,別號賓湖,嘉靖二十三年(1544)進士,官至刑部郎中,外遷福建兵巡僉事。 |
吳百朋 | 嘉靖二十六年(1547)進士,見《吳百朋傳》。 |
樓 鎮 | 嘉靖二十六年(1547)進士,見《樓鎮傳》。 |
朱 湘 | 字子清,嘉靖三十八年(1559)進士,歷刑部員外郎。 |
樓懋中 | 隆慶二年(1568)進士,官刑部山西清吏司主事。 |
虞德燁 | 守愚孫,隆慶五年(1571)進士,見《虞守愚傳》。 |
虞懷忠 | 字汝良,專養純,隆慶五年(1571)進士,歷江西道監察御史。 |
龔一清 | 萬歷二年(1574)進士,見《龔一清傳》。 |
黃承贊 | 萬歷五年(1577)進士,官至南刑曹。 |
朱懋芳 | 萬歷二十六年(1598)進士,隴頭朱人,刑部主事。 |
陳于京 | 萬歷三十二年(1604)進士,龍溪知縣。 |
金世俊 | 萬歷三十五年(1607)進士,見《金世俊傳》。 |
金德義 | 字行之,號元平,萬歷四十七年(1619)進士,赤岸人,官刑部左給事中加一級。 |
龔士驤 | 字季良,號麟候,一清子,崇賴元年(1628)進士,溧水知縣。 |
虞國鎮 | 德燁孫,崇禎元年(1628)進士,見《虞守思傳》。 |
傅 巖 | 字野倩,號卒楣,崇禎七年(1634)進士,歙縣知縣。 |
季應龍 | 崇禎十四年(1641)進士,臨安府推官。 |
清(18人) | |
朱之錫 | 順治三年(1646)進士,見《朱之錫傳》。 |
金漢鼎 | 順治六年(1649)進士,見《金漢鼎傳》。 |
金漢蕙 | 順治六年(1649)進士,見《金漢蕙傳》。 |
紀世勛 | 順治九年(1652)進士。 |
駱寧楨 | 字周士,號恬庵,順治十八年(1661)進士。 |
童 楷 | 字端木,號緘庵,康熙十五年(1676)進士。 |
駱壽朋 | 康熙四十八年(1709)進士,楂林人,授內閣中書。 |
金 霖 | 康熙五十二年(1713)進士,清豐縣教諭。 |
朱兆琪 | 康熙五十四年(1715)進士,授中書。 |
樓克興 | 乾隆二十二年(1757)進士,特簡教授。 |
方 昂 | 乾隆三十六年(1771)進士,官至江蘇布政司使。 |
朱紹璧 | 乾隆五十二年(1787)欽賜進士,授翰林院檢·討。 |
陳德調 | 字鼎梅,號燮堂。嘉慶十六年(1811)進士,任衢州府學教諭。官衢廿多年,家甚貧。著有《我疑錄》、《存悔堂詩草》各1卷。 |
王 芳 | 字漱六,號蘅皋。道光十三年(1833)進士,歷任翰林庶常、武英殿協修、侍講,參與編修《大清一統志》。著有《漱六文集》、《漱六詩賦集》。 |
樓杏春 | 字蕓皋,同治十三年(1874)進士,歷任新城、萬安、建昌、石城知縣。善文詞。著有《粲花館詩》、《粲花館詞》各l卷。 |
朱一新 | 光緒二年(1876)進士,見《朱一新傳》。 |
朱懷新 | 一新胞弟,光緒十五年(1889)進士。 |
朱獻文 | 光緒三十四年(1908)進士,見《朱獻文傳》。 |
二、武進士(14入) | |
明(6人) | |
虞宗詡 | 萬歷二十九年(1601)進士,鎮國將軍。 |
龔 彰 | 萬歷四十七年(1619)進士,薊州中路總兵。 |
丁茂學 | 崇禎十三年(1640)進士,南直蕪湖采石磯參將。 |
朱邦佐 | 崇禎十三年(1640)進士(一作崇禎七年進士)。 |
劉惟鎮 | 崇禎十五年(1642)御考進士。 |
馮 愿 | 崇禎十六年(1643)進士,按察司僉事。 |
清(8人) | |
馮廷雄 | 順治間進士,年無考,湖南永州總兵。 |
龔 黃 | 號定遠,順治間進士,官山西水泉參將。 |
龔 堂 | 字廣居,龔黃子,康熙六年(1667)進士,官至湖廣沅州水師營參將。 |
何 懋 | 雍正五年(1727)進士,官至松江城守營守備。 |
盛可大 | 乾隆元年(1736)進士,寄藉順天。 |
朱 英 | 乾隆二年(1737)進士,官至涼州鎮新城營都指揮使。 |
賈廷瓚 | 乾隆十七年(1752)進士,揀選守備,誥封武德將軍。 |
馮 匯 | 乾隆十七年(1752)進士,授福建金門總兵。 |
# 義烏歷代進士名錄
{最后編輯時間:2011-02-23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