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以前,三角毛店村的人民,懷著對小麥豐收的喜悅,和對下季水稻豐收的祈盼,于農歷六月六這天,舉行祭田公田婆、游水龍(防火)等活動,祝愿子孫家庭平安,五谷豐登,人丁興旺,去災滅禍。
六月六,又稱“天貺節”,也叫洗曬節、洗象日、蟲王節、回娘家節、天貺節、禾苗節等等。天貺節起源于宋真宗趙恒。某年的六月六日,他聲稱上天賜給他天書,遂定是天為天貺節,還在泰山腳下的岱廟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貺殿。毛店人民代代相傳,延續至今。據史料記載,“六月六”是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人民的傳統佳節,由于居住地區不同,名稱也各不相同。
在以前,三角毛店村的人民,懷著對小麥豐收的喜悅,和對下季水稻豐收的祈盼,于農歷六月六這天,舉行祭田公田婆、游水龍(防火)等活動,祝愿子孫家庭平安,五谷豐登,人丁興旺,去災滅禍。
這一天餐桌上的主食以麥餅為主。由于當時五谷只收了麥子和少量的豆類,糧食無多,并且正值炎夏,食品容易變質。因此,智慧的毛店人民用麥粉和面,做成一個個的圓餅,稍加熾烤,口感香味倶不失原味,炎夏之中也幾天不變質,延長了存放時間。同時,輔以豆芽菜、豆腐和肉來吃。圓圓的麥餅,祝福著人們生活的圓滿,體現著處事和順的寬宏大量,表達了先祖的勤儉節約,也表示著為人處事的立場和風格。同時,在養生理念也十分注重,一盤紅燒肉,一盤豆芽燒豆腐,是佐麥餅的主菜。營養上做到了吸收的全面性,勤儉上做到了不鋪張浪費,待客上有肉有菜有主食,不失主人之儀。
親友歸家時,主人總會讓大家帶一些麥餅回去,讓更多人分享豐收的喜悅,也包含著美好的祝愿!
# 六月六
{最后編輯時間:2017-09-22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