義烏端本學堂創辦于1906年,是義烏最早的學堂之一。地址:赤岸鎮喬亭村
義烏市級文物保護單位
座落地址:赤岸鎮喬亭村
年代:清光緒三十二年
文物價值:是義烏唯一僅存的創辦最早的學堂之一。
保護范圍:學堂現存建筑本身,包括后進花園。
建設控制地帶:保護范圍向四周各外延20米范圍內為建設控地帶。
義烏端本學堂創建于清光緒三十二年(1906年),利用原有的敦本祠作為校舍,是清廢除科舉制度以后義烏首批創辦的五座新學堂之一,建筑分為三進,門廳、中廳和后廳各五間,兩旁廂樓各三間,門廳明間內“凹”辟門,石獅對峙,朝向天井外“凸”單檐歇山頂戲臺一座,中廳懸掛明隆慶、萬歷、崇禎和清雍正、乾隆時期的舊匾六方,用以彰顯喬亭馮氏考取功名、加官封爵,后廳外有附院和花園。
端本學堂建在村中的敦本祠中,現在的學堂成為了村活動中心之一,每逢過年過節,村里來了戲班子,學堂里總會搭起戲臺,戲班子就住在學堂里。
端本學堂的創建和發展,有兩個人功不可沒。說起端本學堂不得不提起這兩個人馮煜和馮錫昌。
馮煜(字華亭)先生自幼好學,后成為金華府的著名教師,也算是當時的著名教育家。在新學初興,許多人還無法接受甚至要打壓的時候,華亭先生卻熱心地為辦學一事奔走,終于促成了端本學堂的建立。馮錫昌先生是喬亭村人,在蘭溪開顏料店做生意。雖然是個生意人,但他有知識,有眼光,熱心地方公益事業。據馮志來回憶,抗戰以前,村里的孩子們上端本學堂讀書就不要交錢的,抗戰時期經費困難,每個學生每學期要交4公斤米作為學費??箲饎倮?,學校經費依然短缺,維持不下去。這時,馮錫昌先生義不容辭地包辦了學校的全部開支,直到解放后學堂轉為公學為止。這些曾經為義烏的教育事業嘔心瀝血的人,將永遠受到后人的尊重和懷念。
# 端本學堂舊址
{最后編輯時間:2021-07-13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