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墓葬,年代:唐朝,地址:廿三里丁店村地址:廿三里街道丁店自然村上楓塘邊
義烏市級文物保護單位:330782932130001110
1990.11.7 義政[1990]173號
1990年11月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
座落地址:廿三里鎮丁店村
年代:唐
文物價值:初唐四杰之一駱賓王的衣冠冢,駱賓王以幼時《詠鵝詩》和成年后隨徐敬業楊州兵變著《討武曌檄》而名聞天下。
保護范圍:以墓心為基點向外6米的圓。
建設控制地帶:墓心為基點向前15米至田坎,向后20米,向右16米向左20米至三面的圍墻。
初唐四杰”之一的駱賓王是稠城鎮人,但他的最終的歸宿不知為何卻選在了廿三里鎮的上楓塘。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主編的《中國名勝詞典》中是這樣記載的:“駱賓王墓:在浙江義烏縣城東15公里楓塘。墓前石碑為明崇禎十三年(1640)重建”。這是義烏市范圍內被國家認定的唯一的名勝,但它為何駐足這里卻引起人們的紛紛猜測。
駱賓王的歸宿,歷來是一個玄奧之迷。這位幼年就賦了《詠鵝》詩的文學天才自寫了《討武明空 檄》一文后,便不知去向了,有的說他已經被殺,有的說他出家做了和尚?,F江蘇南道狼山腳下有他的一個歸宿之地。
駱賓王(公元640年-?),字觀光,中國唐朝著名詩人,初唐四杰之一。義烏(今浙江義烏)人。
駱賓王出身寒門,七歲能詩,號稱“神童”。據說詠鵝詩就是此時所做。
詠鵝
鵝,鵝,鵝,
曲項向天歌,
白毛浮綠水,
紅掌撥清波。
唐龍朔初年,道王李元慶辟為府屬。后拜奉禮郎,曾經從軍西域,又入蜀從征云南。后任武功主簿,轉明堂主簿,唐高宗儀鳳四年(679年),遷侍御史。因被誣 入獄,遇赦后出為臨??h丞,所以后人亦稱他為駱臨海。武則天光宅元年(684年),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,他做為秘書,起草了一片非常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 檄文《討武氏檄》,使武則天非常震動,感嘆不能為己所用。兵敗后,逃亡不知所終。后人因此對其生死多有推測。一說駱賓王被殺;一說駱賓王逃匿于今江蘇南通 一帶;一說駱賓王逃脫后削發為僧。
據朱國楨《涌幢小品》記載,明正德九年(1514年),義烏南通城黃泥口一曹姓農民挖地時曾發現駱賓王墓。不久墓址就被水淹沒。清乾隆十三年(1748 年),任職南通的福建人劉名芳,著人下水搜尋,結果找到幾根“枯骨查牙”,就當作駱賓王的骸骨,迎至狼山東南麓,這就是保存至今的南通駱賓王墓?!吨袊?勝詞典》中是這樣記載的:“駱賓王墓:在浙江義烏縣城東15公里楓塘。墓前石碑為明崇禎十三年(1640)重建”。
駱賓王的詩題材較為廣泛,因才高位卑,憤激之情,時見紙上。他的五律精工整煉,尤其擅長七言歌行,筆力雄健。名作《帝京篇》為初唐罕有的長篇,當時以為絕 唱。他對革新初唐浮靡詩風,開辟唐代文學的繁榮局面起了一定的作用。
著作
駱賓王墓———位于廿三里街道,為紀念墓,以紀念人名字得名。駱賓王(公元619年~?),義烏人,“初唐四杰”之一。公元684年,駱賓王跟隨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,撰寫著名的《討武瞾檄》?!吨袊麆僭~典》中記載:“駱賓王墓在浙江義烏縣城東15公里楓塘。墓前石碑為明崇禎十三年(公元1640年)重建?!?966年被毀,1989年12月重修。
# [駱賓王] 駱賓王墓
{最后編輯時間:2021-07-16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