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佛堂鎮頭甲村地址:佛堂鎮頭甲村節孝祠1號
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清 佛堂鎮頭甲村
坐落地址:義烏市佛堂鎮頭甲村節孝祠1號
年 代:清嘉慶四年(1799年)
文物本物:該建筑為二柱單間兩層三樓式欽賜貞節石牌坊。坐北朝南,歇山頂,通高6.3米,寬4.5米,須彌座臺基,抱鼓石雕卷草如意紋。
保護范圍:包括節孝石牌坊建筑在內,東、南、西、北向外各延10米。占地面積668.9平方米。
建設控制地帶:保護范圍外側各延20米,所 構成的封閉區域。占地面積3672.7平方米。
位于佛堂鎮頭甲村,清代古建筑。建于清嘉慶四年(公元1800年),是我市僅存的幾座牌坊。
建筑在佛堂古鎮頭甲村節孝祠內天井上的節孝牌坊,是義烏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多位知名古建筑專家參觀后,對此嘖嘖稱奇:“建筑在屋內而能如此精美、高大的石牌坊,全國也不多見?!?/p>
有關這座石牌坊的歷史,在佛堂古鎮王蒲潭村的《鳳林蒲潭宗譜》內有詳細記載。王蒲潭村第廿七世排行為“正二百三”的王以琳,“耕勤家政,應酬鄉里”。他繼1755年建成鼎二公祠后,又造了(萬善)浮橋,業績功不可滅。
王以琳生有四子,但長子、次子與幼子成年娶妻后,都相繼去世而成為一門三寡婦。
讓人欣慰的是,三寡婦齊心協力,以孝為先,貞節處世,為人處世被鄉鄰稱道。1792年,乾隆下旨,褒揚三寡婦節孝的美德,1799年(嘉慶四年),在節孝祠天井內,建成節孝牌坊。
令人稱奇的是,1862年節孝祠曾遭太平軍殘部焚燒,然“不撲而滅,不撲自熄”。1863年春,逃難到外地的人回家,見此情景,無不為節孝祠得神靈如此庇護而感動。于是,大家捐資,重新修葺一新。
# 節孝石牌坊
{最后編輯時間:2021-06-24}
▲▲ 義烏佛堂鎮頭甲村節孝石牌坊 ▲▲